3)第120章 断别人财路_重生之官路商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就生出这么多的是非,谁还敢大刀阔斧的进行大规模的技改?但是不技改,原先落后的制浆工序给环境造成的压力又太大。

  宋培明没有说,他差不多能猜出张恪接下来要说什么。

  张恪继续说道:“只要锦湖在新光造纸厂进行的试验获得成功,就可以大范围的承包海州其他的造纸厂,响应市里的要求,关停承包厂的制浆工序,利用大规模原料纸浆采购的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原料采用优质商品纸浆之后,纸张的质量会有所提高,加强质量管理,更加明显,之后再利用统一的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只要做到这三点,加上市里对关停制浆工序后的补偿政策,绝大多数的造纸厂都能恢复盈利,然后有选择的进行技改,最终都彻底放弃落后的造纸工艺,即使有一些造纸厂不能成功,锦湖也有能力将风险化解掉,毕竟都是造纸厂,就算有一部造纸厂破产清算,也能很方便的解决最让人头疼的人员下岗问题,这才是我们讨论出来最终的锦湖模式……”

  大家听张恪将锦湖最终的方案吐露出来,都相当的诧然。谢晚晴都没有听张恪提起来这些计划,这可不是新光造纸厂一家,而是将目光放到海州市的整个造纸业上,当然,会因为地域分散的限制,只挑选重点的造纸厂进行整合,由于采取承包经营加约定收购的形式,锦湖一开始并不需要拿出太多的资源,只要掌握好原料纸浆的采购与产品销售两个环节即可,却能撬动整个海州市的造纸厂。

  “锦湖的目标很远大啊,”唐学谦只当张恪仅仅参与这个方案的制定,这个方案真能实现的话,就能迅速解决全市造纸行业的污染问题,当即对谢晚晴表态,“只要新光造纸厂这边取得成功,锦湖有意实施这个计划,市里会大力支持……”

  谢晚晴还没有时间细想这个问题,要逐步实现这个方案,就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组成一座大型的造纸集团,但是整个方案的复杂程度,绝不是张恪嘴里说的这般轻松。见唐学谦颇受这个计划的鼓舞,笑着说:“锦湖当然会努力去做。”

  这时候觉得张恪年纪这么少,真是可惜了,不然就可以大施拳脚了。

  张恪说的方案还是锦湖内部的事情,唐学谦倒是没有忘记今天的目的,说道:“你说市里可以借鉴锦湖的模式,怎么借鉴?”

  张恪说道:“锦湖需要控制经营风险,又受到自身管理水平的限制,只能局限狭窄的行业,就像当前,专注于造纸业,成功的概率更高一些,就算看到有其他的机会,如果不是特别诱惑人的话,也会不得不放弃……”

  “特别诱惑人,你是说四凤桥饮食广场?”唐学谦笑着问。

  张恪笑了笑。要不是想将邵至刚网罗棋下,张恪不会将四凤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