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51章 行业内幕_梦回高考那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51章:行业内幕

  二十世纪初,国内的券商大多是地方性券商居多,即当地省级政府名下的的国资委来控股,或协同当地有着更深背景的大型国企来联合控股。基本上一个省就是一家证券公司,而全国性的券商却很少,实力也不强,相较于国际上的那些巨头来说,一家摩根士丹利的营收就是整个全国的所有券商合计起来都赶不上人家一家。

  而在跨区域发展上,在大城市还好,但在小城市基本上只有那么一两家券商在当地,自然就形成了“垄断”,股票交易手续费高企,差不多就是证监会规定的上限了。而且这样的券商营业部因为是国企编制,想要进入里面公司,需要有登天的能耐,除了国企身份,工作轻松不说,收入也是极为丰厚的!并且只要是周末,无论是否出现因为法定假日发生的串休,证券公司上班的人都会休假,有的证券公司,早上八点半上班,下午四点半就下班了,很是轻松。首发请记住:

  就因为这样,是垄断型的经营模式,服务自然无从谈起,也更加没有创新,当有一匹狼杀到这个城市里面来,那么自己的客户被抢都是再正常不过了。但这些外来因素是需要一个机遇的,问题还是从企业内部出现,贪污腐败现象,挪用客户资金现象等等就会出现。这些都成了内部稀松平常的现象了。

  那个时候并没有三方资金存管政策,客户要是炒股,并不是要进行银证转账,而是要将现金存到证券公司里面,等于说客户的现金和股票都由证券公司来保管,那时候的证券公司也很牛,行情好了的时候,好多的股民就会从银行取出大量的现金放到证券公司里面去。银行是有存款任务的啊,每当季度、半年度、年度的最后几天,银行行长们就会排队拜访证券公司的老总,请求让人家放一些现金到银行中去过桥帮忙,那时候的证券公司地位可不是一般的高。

  内部监管不严,往往证券公司的内部人员,先不说让不让炒股,你说,天天看盘,哪有不刺挠的?所以就利用亲戚开了账户交易,在行情好的时候,明明知道某只股票要涨,可手中的资金早就已经买了别的股票,再无其他资金,这时就会有人胆大挪用客户的资金来买入股票,等第二天涨了,卖掉股票,再将资金还回去,一分利息也没有花,就白白赚到一笔!若是行情好了好说,若是不好,那么极有可能就折在上面了。非有权,有胆色的人不可,这样的人不少。

  这些就为未来推出三方资金存管奠定了监管的必要基础。

  除了这些,不算,还有更严重的,那就是推出地方债券,那时候的证券公司很多都是省一级的就是总部了,水平和能力有限,当然国家也会下达指标任务,为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