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7章 炮轰盾车_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炮阵中,龙腾军炮兵不断发射炮弹,火炮声音震耳欲聋,浓烟密布。

  大颗大颗沉重的铁弹呼啸而出,飞向冒死冲来的正白旗汉军。

  各炮的炮手在拼命的打炮,发射后立时用打湿的棉布木棍清刷炮膛冷却,再继续装填炮弹。

  这时,忽听明军阵地又一声不同炮响,炮弹轰隆而来,李之源看着空飞来的黑点,吓了一哆嗦,急忙趴在马背上……

  “轰隆隆……”

  一声砸地的闷响,激起好大片泥土,第二颗开花弹终于炸响……

  汉军阵中瞬间血雨飞溅,十几个人飞起又落下,刚刚还是一个大活人,落下后直接变得七零八落的,内肚大肠都溅了一地……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飞溅的碎木片,瞬间洞穿几个汉军的身躯,将他们炸成碎肉,周围惨叫连连,还有十个人断胳膊断腿。

  周边没有被波及的汉军吓的半死,可片刻后,他们在李之源的指挥下,推着盾车又开始缓缓前进……

  李之源原本乃是大明游击将军,大凌河之战投降建奴,经过多场对明军的胜利,如今已经升为汉军正白旗固山额真。

  这些汉奸在大明一击即溃,几乎个个都是逃跑将军,但在建奴却个个勇猛无比。

  在明末清初的战场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战斗力孱弱的明军,一旦投降清军,战斗力就会迅速变强。

  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宁铁骑,在东北大地上与八旗军反复拉锯。

  由于满洲八旗出色的野战能力,明军往往只能被动地蜷缩于坚城之后,依赖红衣大炮消耗敌饶有生力量。

  这样的情形很容易让让出明军战斗力不及清军的结论。

  然而奇怪的是,在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投降清军以后,明军战斗力却直线飙升。

  不仅将李自成追杀得穷途末路,而且径直打过江南,消灭了南明朝廷。

  前后鲜明的对比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明军投降当了走狗之后,反而脱胎换骨了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对明朝末期的军事力量做一个简单分析。

  在人数上,明军虽然远胜过建奴,但其构成却五花八门,自然在战斗力上也就良莠不齐。

  一般而言,明末作战能力最强的军队公认为吴三桂麾下的关宁铁骑,其次是孙传庭手下的秦兵和卢象升手下的雄兵。

  至于后期坚持反清复明的郑成功军队,则主要活跃于海上,其陆上实力不见得强到哪里。

  明军作战不及建奴主要表现在辽东战场上,当实力最为雄厚的关宁铁骑也占不到八旗兵一点便宜时,其余明军更加不值一提。

  在人们的臆想当中,大明应该是装备精良、粮饷充足的一方,而清军则应该是刚刚走出白山黑水,并且手持落后武器的野蛮之辈。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建奴的装备、给养、后勤远非明朝可比,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