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四章 宗室(二)_混在127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父女二人逃过了鞑子,却没能逃过官府,已经成为元人总管的钱真孙竟然以其父之命为胁,逼迫女子去侍奉一个什么贵人......”

  刘禹说得自然就是李十一他们碰上的那件事,而他隐去了自己的意图,只说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样更能引起共鸣,果然在他的渲染下,在座的都听得义愤填膺,不自觉地为故事中的女主角捏了一把汗。

  “......一不做,二不休,李都头既然救了那女子,自然不会留下祸害,手起刀落,结果了那个贵人,而此时,守在门外的护卫还蒙在鼓里,都不知道屋里发生了何事。”

  故事的最后,以英雄救美,逃出江州回到大宋的领土上,而被救的美人要嫁给英雄,自然是完美的大团圆结局了,听完之后,人人面露解气之色,只有赵与芮若有所思地摸着青须。

  “确是不错的故事,放到瓦子里定能博得众人喝彩,老夫不解的是,这与你登门有何关系莫非其中还别有内情”

  “大王明察秋毫,小子确有下情禀报。”

  刘禹站起身,冲着他拱了拱手,赵与芮看了他一会,摆摆手将侍候的人都遣了出去,只留下那个王府长史。

  “说吧。”

  “那女子姓赵。”

  短短地几个字先是让赵与芮一怔,紧接着就反应过来,盯着他的眼睛,神色都变得疾厉了些。

  “她父亲叫什么”

  “讳与祀。”

  赵与芮在心里想了想,又同长史交换了一个眼神,后者肯定地点了点头,一瞬间,他的脸色就变了。

  “贼子敢尔”

  古人骂人的词语也就那么几句,而且说出来还显得文邹邹地,在刘禹听着一点杀伤力都没有,孰不知,这已经是赵与芮能说出来最粗俗的话了。

  “嘭”地一声。

  桌上一个官窑盅子被摔成了碎片,那可是宋瓷,暴殄天物啊,刘禹看着心头都在滴血。

  摔了个杯子,似乎才稍稍解了恨,他气呼呼地坐下,面色不豫地盯着刘禹,后者的目光坦然,毫不躲闪。

  “你来找老夫,是想宗正寺应了这桩婚配”

  “大王明鉴。”

  “老夫也不瞒你,在某这处没有问题,可是宗正寺并非某一言之堂,若是有人提出异议,事情就会旷日持久,想必你也不希望看到吧。”

  话音一转,赵与芮接着说道。

  “这个故事,你不妨进宫一趟,说与圣人听,要比老夫这里好使。”

  看得出,他是真心实意地在出主意,刘禹自然不能不领这个情,他对着老者正色施了一礼。

  “小子亦不瞒大王,拙荆已经入宫去了。”

  “也就是说,你入府来,还不光是讲个故事”

  “正是,小子想知道的是,南外宗正司,是否归大王管”

  刘禹的这个问题让赵与芮疑惑了,南外宗正司远在福建路,和他没有半点关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大王容禀,小子最近听到风声,泉州有变,只恐会威胁到南司安危,还请大王速做决断,让那里的人赶紧撤离。”

  “你是说,蒲家有反意”

  赵与芮一脸地不敢置信,这么大的事,刘禹不可能乱说,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就是通了天了,可是泉州相隔如此之远,他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呢

  “不是有反意,蒲家已经反了,不光是蒲家,驻守泉州的御营禁军武卫左翼所部在其都统夏景的带领下占据了全城,如果不赶紧撤离,他们下一步就会拿南司开刀,大王,宜速决。”

  “你怎知......”

  “最迟明日,来自琼州的军报就会到达京师,大王自可分辨真伪,小子言尽于此,就不叨扰了,告辞。”

  赵与芮从心底里不愿意相信,可看到刘禹的表现,他不得不信,明天军报一到就会成为事实,那么远的距离,要怎么通知,如何在叛军眼皮底下撤离都是绝大的难题,一时间,赵与芮感觉头脑发晕,几乎站都站不稳。

  混在1275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