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七十六章 功高震主_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启禀皇,广平郡王兼平辽大元帅及楚王殿下等人已经抵达大名府,不日便可抵达汴京城!”

  宋徽宗欣喜地点点头,道:“终于回来了!回来了好!回来了好!……”

  宋徽宗一连数个‘回来了好’,可见他心里对于赵构回京的期待,以及当初赵构离开京城时的担忧。品书网为了大宋帝国,为了江山社稷以及黎民百姓,宋徽宗不得不同意赵构奔赴前线,征战沙场。

  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愿意让赵构深陷其,奈何赵构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为了让赵构成长,以及江山社稷,宋徽宗不得不这么做。远在汴京城的自己,只能给予赵构援助。

  赵构取得的成,让他始料未及,却又喜出望外。因为赵构仅仅用了一年时间收复了燕云十六州这个重要的屏障,有了这十六个州,大宋江山更加稳固了,而辽已经灭亡,这是他心所想。

  此外,赵构也让那些投降大宋的将领,以及辽国燕王耶律淳、燕王妃萧普贤女等人。毕竟,他们投降于大宋,赵构只是大元帅,并未太子,也不是皇,故而他们必须得到宋徽宗的点头才行。

  至于结果是好是坏,赵构无法保证,一切听凭宋徽宗的决定。

  宋徽宗接到赵构在前线接二连三的取得胜利的捷报,这让他很是心安,还是有些担心。赵构年约不过十五而已,却担负起如此大的重任。若非朝却无此人担此大任,宋徽宗还真的不见得会让赵构前去。

  赵构连续攻下城池,鲜有败绩,这样的功勋卓著,放眼整个大宋也无人能出其右。即便是太祖、太宗皇帝都未曾完成的心愿,赵构却做到了,而且还做得谁都好,这样的功绩足以让他名垂青史,却也留下隐患。

  宋徽宗这些时日已经在筹划迎接赵构等人凯旋而归,他听闻赵构要回来的消息,再一次传旨,让所有在京城的武百官,至一品大员,下至黎民百姓,全部都要出城迎接。

  此外,宋徽宗还安排奏乐,以‘凯旋’为曲迎接赵构等人,待一切准备绪后,等赵构回京了。

  与此同时,身在大名府的赵构等人一行人,却没有心急如焚的继续赶路,而是抵达大名府天已经黑了,便在大名府休息了。宋徽宗传旨,让赵构等一行人回京时,途径的任何地方,一律以最高规格的待遇待之,不可有任何的懈怠。

  因此,赵构回京经历的途,所有百姓、官员、乡绅等人纷纷出城迎接。当初,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赵构还吓了一跳,差点没有引发大战。因为他麾下都是将领,从未享受过这样的待遇,根本没有想到,故而以为是匪徒,拔刀相向。

  若非府州官员解释,怕是引起不少误会。即便是种师道、宗泽等老将,也是感受到生平第一次作为武将受到了重视。因为宋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