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七章 当务之急_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制止的!”

  赵构冷冷地笑了笑:“我不是父皇,父皇会有诸多顾忌,而我不会!若是他们敢阻挡我的行动,那我便让他们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

  赵有恭大吃一惊道:“九弟,你想……”

  赵构点点头,正声道:“不错,正是你想的那样,我要用铁血手段。当然,这件事不可能现在去做,待缓缓或是在特殊的时刻,必须那样做,不然他们都不知道没有这个本领还要横插一脚,后果是我们负责!”

  赵有恭赞同的点点头,文人去管理武将,本来就是一个错。如果让这个错误无限的下去,那么大宋的军队根本就不堪一击。若是懂得排兵布阵之人,那是有益;若是纸上谈兵,或是无能之人,那就是后患无穷。

  但是,这个制度乃是太祖皇帝亲自定下的,为得就是防止后人再来个黄袍加身。只是这样的制度在前期的确是有效果,后期却变质了,要是一直延续下去,只怕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士兵白白枉死!

  赵构认识到这个错误,他明白这条路走下去,就与祖制相悖,那就是真的大逆不道了。若是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怕是大宋真的与契丹开战,胜算就真的不大了。

  可以说这件事真的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要是不解决那就后患无穷!

  宋徽宗身为一国之君,却不敢与祖制相悖,因为宋朝的风气、文化、制度都是程朱理学。虽说文化没错,只是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出了差错,以致于社会风气都流行着文人就是高人一等。

  赵构从不会觉得文人就高人一等,真正决定国家经济的乃是商业,农业不过是满足百姓所需,商业才是促进国家进步的开始。经济发达了,那么国家的战斗力也富强了。

  所以赵构铁了心要改革,改变大宋社会风气,改变禁锢在众人脑海中规定的思维,将之剔除出去,讲究的是社会平等的国家。只是这条路对于现在的赵构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

  一个月后的出兵收复失地,将失去的燕云十六州收回来,赵构绝对不会让其他人统领大军,而是亲赴前线,指导监督。不是他不信任众人,而是他想要亲眼见证历史的时刻。

  赵构的想法,赵有恭理解,因为他也决定一起出征。

  他们二人在书房中商量了一下,此次出征的将领,赵构的意思是将所有的将领全部召集出来。另外,赵构还想着让高宠前往,因为高宠的威名在后世很是响亮不说,更是光宗耀祖,必定不会反对。

  至于其它将领,则是老牌的将领,还有一些新的将领全部出动,举全国一半的兵力收复燕云十六州。因为这是头等大事,亦是当务之急,决不可马虎,更不能有任何的大意。

  毕竟,这件事涉及到日后大宋的局势不说,还影响日后的计划。但是,赵构与赵有恭商议的再好,还需要宋徽宗同意才行。因此,赵构决定接下来的一个月就是准备出兵的路线!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