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四章 销声匿迹_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潘良贵如此做太过分了。

  赵构却不以为然的笑了笑,终于得到潘良贵的接见,以贵宾之礼,作为上宾迎接。至于赵构与潘良贵二人谈论的是什么,只有他们二人知晓,其他人都不知道,事后潘良贵也没有在赵构的事情关心过,而赵构却在不久之后消失在众人面前,也不知道去了何处。

  但是,知道此事的只有寥寥数人,首当其冲的便是宋徽宗赵佶,接着是赵似、赵有恭还有其他人等,一步步的让他们知晓。赵佶情不自禁的想起赵构拜见自己的情况,犹如儿时的他在自己面前坚定不移的弃文从武的决心,过去数年后没想到再次改了,回到了从前一样的选择。

  “父皇,儿臣决定暂时离开人群视线中?”赵构想了许久终于确定还是走上这条路,唯有知己知彼方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唯有再次选择弃武从文伪装成文人模样才行。

  赵佶大吃一惊:“你说什么?”

  “回禀父皇,儿臣决定弃武从文,进入民间再次体会一下文人墨客的爱好与思想,唯有彻底融入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此次事情,儿臣考虑不周,险些坏了大事,此乃儿臣考虑许久才确定做的事情。”

  赵佶皱着眉头,沉声道:“你真的确定了?”

  赵构坚定不移地点点头:“确定了!”

  “那你与你母亲说了没?”

  “暂时还未提及此事!”

  “那就不说了,你去做吧!”赵佶一锤定音地说道。

  赵构想了想,也同意了。毕竟,韦氏那边赵构真的不好去说,依母亲的性子,想必会反对。只是赵构眼下被禁足了,闭门不出;如今,悄然入宫便是为了此事才来。

  若是真的向母亲说了,韦氏就算同意,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天下没有哪个母亲愿意看见自己的儿子在外受苦受累,尤其是韦氏来说,赵构是唯一的精神寄托,要是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只怕赵构后悔终生,有些事情却又不得不去做,只能选择不说了。

  宋徽宗赵佶不问缘由,放任赵构去做,这份信任与支持让赵构很是感动。赵构今日前来,便是得到赵佶的同意,有他同意一切好办多了。接着,赵构便告诉了赵有恭、赵似等人,其他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时,赵有恭非常不理解,而赵似只是微微一愣便叮嘱他万事小心,也与宋徽宗一样让他放手去做。赵有恭见自己的父王都答应了,就算心里有很多的疑问,仍然眼睁睁的看着他消失不见了。

  赵构一走,赵有恭身上的担子便重了很多,而赵构临行前也下达命令给予其他人,在他无法露面的情况下,一切事务皆可以交给赵有恭处理,就连府中的家丁等人都随意调遣。

  赵有恭硬着头皮抗下所有事情,直到赵似告诉他原因后,赵有恭没有任何的抱怨,也就欣然承受一切。自此以后,赵有恭的脸上笑容越来越少,行事风格更加成熟,在官场上磨练的八面玲珑,又不失刚正不阿,俨然成为新一代官员的领头人物,在朝中的位置与日俱增,而赵构逐渐淡出了人们视线。

  赵构去了何处,知道的人寥寥无几,只是没有他主动的去联系,就算是山庄的人都发现不了他的行踪。因为赵构比谁都清楚山庄人员的调动,故而刻意避开耳目,隐身在一处地方,无人发现踪迹。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