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七三章 坦白_大官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是本着一颗忠心。

  北苑,仪天殿后殿,大明永乐皇帝内寝宫中。

  朱棣冷冷看着跪在地下的朱九,半晌才幽幽问道:“王贤真是这么说的?

  “是,”朱九重重点头道:“他说让那陈周改口供,虽然亵渎了朝廷的司法,却绝对不能瞒着皇上,皇上就是杀了他的头,他也会那样做。”

  朱棣那阴沉沉的脸上,根本看不出半点表情,好一会儿才冷哼一声道:“他胆子既然这么大,为何不自个来请罪,还要你来传话?”

  “他说,那样会让皇上被动。由奴才禀报的话,皇上如何决断都进退有余。”朱九虽然对皇帝忠诚,但对给了自己咸鱼翻身机会的王贤,也是感激不尽,是以原原本本的重述了王贤的话不说,还用力给他洗白道:“以奴才跟随他这些日子来看,王镇抚确实是秉着一颗忠心,从没有以权谋私的想法。只是奴才也不明白,他为何宁肯犯法,也要帮着胡广和梁潜他们。据奴才所知,朝中的浙江人和江西人可是水火不容,就在开考前几天,王镇抚还把胡广的公子打了一顿,送进了应天府大牢呢。”

  他这样的疑问,比直接说王贤忠诚不二还管用。果然,只见皇帝的表情起了微妙的变化,便听朱棣冷哼一声道:“他不过是狗拿耗子罢了”说着看看一旁的黄道:“你觉着王贤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黄可是此案的听审官,闻言神情一凛,不禁心下打鼓,有心给王贤捅上两刀,又怕说错了话,露出自己的马脚,只好道:“臣说不好……”

  “有什么说什么就是”朱棣不耐烦道。

  “是,”黄只好称量着道:“回皇上,臣以为他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心

  “哪三个心思?”朱棣紧接着问道。

  “第一,他是跟纪纲在别苗头,两人在锦衣卫闹得不可开交,他对纪大人安排他任贡试的搜检官,意见好像很大,此举坏了纪大人的好事,他可以看笑话。第二,他知道皇上英名,肯定瞒不过去,所以索性先交代了。”黄看看皇帝的脸,见朱棣依然面无表情,才放下心接着道:“第三,他对感情太子的还是很深的,虽然和胡广等人的关系不好,这种时候还是要保一保他们。”

  其实黄把王贤的心思猜了个七七八八,可惜他虽然聪明有余,但缺乏真正的智慧。在真正有智慧的人――譬如永乐皇帝朱棣眼中,首先看到的是这这个案子对朝局的影响――正如王贤所言,如果这个案子坐实了,对朝局的震动就太大了。今年年初刚死了个首辅,这下再杀一个首辅,大明朝的文官真有一蹶不振的危险。

  永乐皇帝虽然是马上得天下,但也知道治理天下要用读书人,但此时距离大明开国不过几十年,距离靖难更是只有十几年,他登极后又是平安南、又是征漠北,国家几乎一直在征战。这样的结果便是朝中地方上满是勋贵功臣,这些家伙仗着功劳,手里又有兵有将,一个个飞扬跋扈,哪里把那些靠几篇文官发迹的文官放在眼里?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