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零五章 老乡_大官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惋惜呢。”

  “有什么好惋惜的?投笔从戎,男儿之志也。”方尚书却高屋建瓴道:“将来仲德统帅三军,为大明开疆拓土,青史留名,不比你我这等碌碌无为之辈,要强得多?”

  “部堂教训的!是,”柴车忙笑道:“是我想岔了。”

  “再说了,仲德是有功名的读书人,眼下又要当钦差了,将来出将入相也未可知,比我们有出息,那是一定的了。”方尚书笑道。

  “部堂要捧杀我了,”王贤苦笑道:“我能不能从山西活着回来,还未可知呢。”漂亮话说再多,能顶什么用?你们二位得拿出点于货来,才能说得过去吧。

  “唉,山西啊……”方尚书脸上渐渐浮现出凝重之色道:“确实是个凶险之地。”

  “还请部堂指教?”王贤道。

  “我也没去过山西,指教谈不上。”方尚书沉吟道:“不过老夫毕竟还知道点内情,你去了之后,千万要当心新晋的晋王殿下,这个人很可怕……”

  “怎么?”

  “山西那地方,”方尚书想一想,缓缓道:“跟咱们浙江不一样。”

  “咱们浙江没有藩王,这是大幸。”柴车解释道:“而山西是晋王的封地,太祖封诸子于边地,欲以藩王屏中央,因此镇边的亲王整军习武,握有兵权,已故的老晋王是今上的三哥,数度奉命将兵出塞、筑城屯田,大将如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皆受其节制。”顿一下道:“如今虽然今上收回了其节制边镇之权,不许藩王于涉地方军政,但仍保留着藩国的军队,加之晋藩枝繁叶茂,小王国遍布山西,而且如今山西军方,皆是老晋王的部下……”话说到这,有些不合适说下去,他叹口气道:“总之,山西还是晋王的天下,而现在的晋王是整倒了和太子相善的前任晋王上去的,他能成功,离不开汉王和赵王的帮助。”

  “原来如此。”王贤点点头,表示了解,这些情况,朱瞻基肯定比文官们了解的更清楚,自然早就告诉他了。但人家能提醒他,那就是把他当自己人了,王贤自然感激不禁道:“看来山西之行,比我想象的还要凶险多谢部堂和铨曹大人提醒”

  “这算什么……”方尚书摆摆手道:“同乡有互助之谊,我们这些当前辈的,自然要尽力帮你共度难关。”

  这是雪中送炭的节奏啊那一刹,王贤真有些感动了。

  方尚书倒也不光打嘴炮,对柴车道:“拿仲德的贴黄过来吧。”

  柴车赶忙奉上,方尚书展开后,提起笔来,在军归附来历,上,填下军军师,,在‘征克地方,上,填下征漠北,、空了‘杀获次数,一栏,在‘受赏名目,上,缓缓填下太孙驾,四字。

  柴车看得一惊,贴黄上的每个字,都必须有据可查,方尚书写下这四个字,就代表官方承认朱瞻基在九龙口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