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三章:不改初心_押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有了昨天的经验,沈三儿很利索点拿出了竹篓、麻绳、小锯、镢头,只是把凿石的凿子换了个大的,锤子也换了个大的。

  尽头之下,很快收拾完毕……出了门之后,和昨天一样,沈三儿胳臂一伸,拦腰把沈清云抱起,放在了牛背上……

  ……

  沿着山道蜿蜒而上,途中遇到几个宗亲,随意的打了招呼,山还是那片山,但景色落入沈三儿、沈清明眼里已非昨日。

  当然落在沈清云眼里也是——一切正在按照他的规划走,他可以感觉的到,也因此改变了心境。

  “去那里。”

  到了半山腰,沈清平向着多山石的地方一指。

  之所以看着贫瘠的地方,是因为越是贫瘠的地方植物生长便越是受限,枝条则生长缓慢细小,过度明显,而且因为贫瘠,尽显岁月沧桑,更重要的是越是贫瘠的地方,盆景素材的根盘便凸凹不平、疙疙瘩瘩,很有变化,很有看点,这也是为什么上次的素材都是在石中挖取的缘故。

  但是山石多则草木少,这去放牛有直接的冲突,沈四儿本想跟着挖个桩,然后也跟去城里混碗羊肉汤的,因此闻言不由眉头一皱,问道:“小七,这些不行吗?”

  而其实还是那句话,不论是松、柏、还是雀梅以及映山红、榔榆之类的杂木,即使是一根直棒棒都可以制作成盆景,但这背后是一年年的培养,也就是年功,盆景需要的年功因素材而易,短则两三年,长则几代人,后世有三代人才完成一个盆景的!

  但对沈清云而言别说三代人,就是三五年他也不能等,毕竟此时他需要现银,因此他对盆景素材的目标一是自然成景的;二是三两年才可成景,但现在已具有观赏性,可售的。

  而纵然满座青山,符合以上要求的其实也并不多!

  这些沈清云无心给沈四儿细细解释,含糊的回道:“这里的不好看,山石处的才好摆弄。”

  “小四你在这放牛就是!挖完我喊你。”

  怕丢了牛,沈清明带着些警告的意味对沈四儿说道。沈四儿对沈清明这位长兄有些害怕,“唔……”嘴里乌拉吧唧应了一声。

  而此时沈三儿也把沈清云从牛背上抱了下来,把装着工具的竹篓甩到了肩上……

  瘠薄之处草木稀少,但山石发滑,又是小短腿,所以沈清云走的小心翼翼,好在沈三儿与沈清明哼哈二将似的环立左右,遇到较宽的低洼处便顺手一提,或拦腰一抱……但即使如此,寻寻觅觅,大约过了近一个时辰,沈清云才发现一丛长在石缝里的雀梅,因为所处贫瘠,那雀梅长的枝干矮小,侧枝丛生。

  侧枝丛生就附和快速成景的要求了!

  根据上一世上山的经验这样长在石缝里的多杆丛林,一般都是从一根根上发出来的,盆景素材的俗语称作一本,也更有价值。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