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87节_月明千里瑶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是佛子!”

  “驸马面如冠玉,谪仙般的人物,和公主天造地设!”

  嘈杂的议论声中,洒扫过的长街尽头传来猎猎风响。

  众人兴奋万分,扒着前面人的肩膀,踮起脚张望。

  晨曦氤氲浮动,灰蒙蒙的影子从薄雾中走来。

  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面面迎风飘扬的旗帜,肃杀的黑色,凛冽的雪白,上面写满密密麻麻的文字,扛旗的士兵轻甲白袍,面容整肃。

  众人愣住了。

  这不是王庭旗帜,也不是西军旗帜。

  那是一面面写满逝者姓名的引魂幡,幡旗缀有长长的飘带,飘带上也写满了字。

  队伍一列挨着一列,源源不断,幡旗声响彻天地。

  紧接着的是一阵辘辘的车马声,一辆辆大车跟在幡旗队后驶入门楼。

  当众人看清楚大车上那一张张木牌是什么时,人群里此起彼落的说话声戛然而止。

  凝重的气氛笼罩在广场上空。

  杨迁、杨念乡一身铠甲,手持符节、舆图,走在马车旁,步履沉重,英挺的眉眼冷峻肃穆。

  在他们身旁和身后,一辆接一辆载着骨灰和牌位的大车慢慢地行走在长街大道上。

  这些牌位有些是杨迁亲手书写的,他们身份不同,经历不同,有的是他的族人,有的是曾哭着跪在他脚下、问他万言书是否送达长安的普通百姓,有的是和他并肩作战的同袍好友,更多的是和他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他们有一个相同的愿望,收复失地,东归故国。

  为此,他们有的苦苦盼望了几十年,有的想方设法资助西军,有的投笔从戎,拼死反抗,死在敌人的长刀之下。

  文昭公主为他们立牌留名,今天,公主带他们回来了,他们将被送往祖籍安葬,魂归故里。

  大道两畔,一片寂静。

  没有人敢出声打扰逝者们,他们眼中泪花闪烁,静静地注视着马车上那一张张牌位。

  这一刻,走在他们眼前的不是装载灵牌骨灰的马车,而是成千上万在战乱中被掳走、远离家乡、受尽苦楚,盼着死后能够叶落归根的百姓,是数万万为了族人东归而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自己生命的英魂。

  他们中有老人,有孩子,有男人,有女人,有贫苦农人,有年轻气盛的世家儿郎,他们和长安的百姓没有什么不同,他们被迫和故国割断联系,颠沛流离,无数次向东方遥拜,祈求王师收复失地,让他们得以还乡。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