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6章 女子念书_穿越女打猎养家gl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大上,但做法其实也颇为简单。

  主要是原料简单,只需小麦与番薯就行。

  众人总结了一番制糖步骤,首先便是将小麦泡发成麦芽。

  这个不难,他们小老百姓的,谁不会这个啊。

  秘方上说,两者的比例是一百斤番薯,配以两斤小麦。

  为了以防万一,他们干脆便泡发十斤小麦。

  在制糖之前,须得提前四五天制麦芽。

  待那麦芽制好,这日一大早,众人便起床开始制糖了。

  一起参与制作的便是唐氏婆媳仨人、还有小七薛珑静、小九薛璇静两姐妹,以及薛玉海四位男子。

  至于薛家其他人么,各自手下都有事,除非歇息在家,否则便没功夫参与。

  说起来,薛家不是开了一个‘书院’么,怎得如今个个都‘不务正业’不去念书了?

  原来,这‘书院’虽还在,但却已经与过去不同。

  江芊月如今已经不再是先生,薛家直接聘请了张绣新张老头来当先生兼院长。

  而薛家众人也已不是每日固定去念书,而是改成自习了。

  毕竟至少有一半人手下都有事要做,且如今薛家也算是家大业大了,各人手下的事务都不少,自然不可能如往日那般整日坐在书桌前。

  大家都是以事业为主,学业为辅,基本是得空了才会念书习字。

  他们又不是纯粹的书生,说白了就是还要讨生活呢。

  众人可以在自家自习,也可以去‘书院’。

  ‘书院’正常开课,学员们也还在招,由张老头教授。

  薛家开给张老头的工钱便是每月二两银子,且包一日三餐。

  如今‘书院’里的学员们数量极多,那些新学员,只要家中没甚大事,基本每日都会来上课。

  其他学有所成的老学员们,则是与薛家众人差不多,平时有事便去做事,无事才来上课。

  而这其中的有事,却不是他们自家的事,而是他们为薛家做的事。

  薛家所招的长工便有好几万,这些人得要管理吧?还有那十几万亩地也得有规划地管理,往后还有临时招工,为那一万多的村民安排做工等等,事情多着呢。

  光凭薛家自家十几人显然是不够的,这些学员便是最好的助手。

  薛家对他们知根知底不说,又对他们有教诲之恩,这样的人用起来自然更让人放心。

  且他们经过几年的学习,还能识文断字,聘请他们这些有文化的人帮忙协助管理或是记录信息、抄录契约文书等等,再适合不过了。

  对这些老学员而言,长期在薛家做工比下田做苦力挣得多不说,还体面,当然是一百个愿意,家人们也是鼎力支持。

  其他村民看到他们这么有前途,羡慕之余也都积极地让自家的子女来薛家念书习字。

  虽然初期需要付些束脩,但每日顶天也就几文钱,后期的回报却是无穷的,且如今家里的田地也租给薛家了,也不用经常下田,去上学也不太耽误干活。

  且薛家收学员还不限男女,不说男子,就村里的这些女子们,其家人一想到等她们学成后,每日便能为家里带来至少二三十文钱的收入,丝毫不必男子差,衡量一番过后,便也咬咬牙供她们去念书了。

  村民想法的改变也使得薛家‘书院’的学员爆满,一眼望去便是乌泱泱的一片,得亏队员们住的院子大,不然还真待不下这么多人。

  鉴于薛琅静走之前说了立族之事,江芊月打算等这批番薯换成银子之后,便直接建一座正式的学院,供学员们念书。

  既能回报乡里获得好的名声,又能为自家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咦,似乎又扯远了。

  继续说回薛家。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