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2 最后的抗争_远征欧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的市场一家独大,英国人也想做点什么。

  至此,日本人才发现,他们在世界范围已经孤立无援。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冷眼旁观的秦致远。

  恨之入骨?

  这不足以形容日本人对秦致远的恨意。

  但同时也不足以形容秦致远对日本人的恨意。

  到11月底,“西班牙大流感”的疫情达到高潮,日本国内每天有近万人死于“西班牙大流感”,而且还多是年轻人,这让日本的恐惧达到极点。

  12月初,一直在谋求和科西嘉达成协议的牧野伸显伯爵不再拖延,以日本退出山东、放弃在山东地区所有权益为条件,换取科西嘉当地政府同意在日本设厂生产青霉素。

  巴黎和会还没有开始,秦致远已经帮助民国达成了一项重要收获。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日本人退出山东要在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之后。

  这还不是秦致远最大的收获,当停战协定签订之后,一支属于兰芳大公国的代表团绕道瑞士前往德国,他们是要督促威廉皇储履行承诺。

  秦致远虽然是兰芳大公国的国王,但兰芳大公国并没有和德国宣战,他们可以自由前往德国,进行他们想做的任何贸易。

  11月12号,就在《停战协议》生效的第二天,这个代表团抵达鲁尔工业区的艾森,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评估克虏伯公司的工厂。

  威廉皇储的堂弟接待了他们。

  为了迎接兰芳代表团的到来,德方戒严了火车站,把马车一直开到站台上。

  因为丢掉罗马尼亚,德国已经没有了石油来源,德国人的所有机器都无法开动,就连拉车的马匹也变得稀少,很多马都被当作食物吃掉。

  “张,欢迎你的到来。”克里斯托弗表情苦涩。

  “殿下,很高兴见到您。”张天运彬彬有礼。

  这个所谓的“兰芳代表团”,其实是由秦致远从雷诺工厂和科西嘉抽调的工程师们组成的,他们不负责谈判,只负责评估机器状态,而相关的谈判工作,秦致远和威廉也已经完成。

  “走吧,让我们快点结束今天的工作。”身为皇族,克里斯托弗的内心充满屈辱和难过。

  但那又怎么样呢?

  身为皇族,克里斯托弗在和平时期享受过因为身份带来的所有荣耀和利益,那么当灾难到来的时候,谁都无法置身事外。

  既然“无条件投降”是德国皇室做出的决定,那么皇室就必须要承担这一切带来的屈辱。

  克里斯托弗对此有清醒认识,如果说感到难以忍受,那么现在德皇威廉二世以及威廉皇储的感受会比克里斯托弗刻骨铭心一百倍。

  这么想着,克里斯托弗勉强能心平气和的面对张天运他们。

  但很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在克虏伯工厂门口,资格最老的工程师弗雷德里希・克虏伯孤身一人站在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