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章 视察工作_明宦之风流无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秩序。这一点是很应该借鉴的。崇祯虽然勤政,却不爱民,就算爱民,也没有什么真本事,关键时刻想不出主意来。当然,这也只是猜测,就算他想出主意来,以明朝政府那些腐败的官吏们,也不可能真心实意的打井救人,恐怕早就把钱揣进自己的腰包里去了。

  俗话说,未雨绸缪啊,真正的到了要打井的时候再开始打井,就已经太晚了,还不如现在就开始打。

  易土生把从奢崇明的府库里搜出来的金银一部分献给皇上,一部分拿出来交给陕西巡抚去打井,规定每十亩地打一口井,打不出水来的不算,克扣公款者杀无赦,并且亲自来到陕西,视察了一些地方,看看他们有没有按照自己的吩咐进行施工。结果这一视察可了不得了,大明朝的吏治腐败,立刻呈现在了眼前。

  三个月以后,四川的形势已经稳定,时值初冬,易土生带着撒马尔罕、帖睦尔、还有一些被俘的官员,会同陕西巡抚史永安,一起视察山西境内的打井情况。刚一进潼关,天空中就下起了小雪,史永安连忙提马上来报告:

  “总督大人明鉴,此时已经是隆冬,天寒地冻,打井的工作只能暂停了!”

  易土生道:“没有开始,或者打了一半的可以暂停,前一段时间不是有很多县府禀告说已经完成了上百口水井吗?咱们就看看,我记得西安府滋水县县令何德智不是在公文上说,已经打了将近两百口水井,咱们就去他那里看看,对了,这里是哪个县的地界!”大队人马已经快到西安。

  “这里就是滋水县白鹿镇,以前叫霸上,现在叫白鹿原,这个‘霸上’就是当年汉高祖入秦川的时候,驻军的那个霸上。”史永安连忙介绍。

  川原比较空旷,西北方带来了苞米碴子一样的风雪,地冻天寒,太阳在河天相接的地方已经变的难以辨认,像一只破碎的淡黄,金黄的稠汁流摊开来,和黑色的乌云搅合在一起。地里的小麦结束了返青,露出一截子枯黄。

  易土生带着一众大人物,步行来到呈现出井字形的一片黄土坡地上,笑着说:“看这样子,明年的收成应该不错,你们看,这麦苗一望无际的。”史永安立即走上来说:“这也不一定,易大人刚来有些情况可能不太了解,陕西这地方土地很贫瘠,不容易长出粮食来,这里的人多少年都是靠天吃饭的。一遇上旱灾就要吃苦头的。”

  “所以,本官才让你们提前打井,以备不时之需呀!”

  史永安叹了口气,撩着官袍的开叉,紧走几步跟上易土生说:“大人有所不知,如果遇到了旱灾,就算是挖了井也要晒干的,地里的裂口子足有小孩嘴巴那么宽,锨把子放下去都能硬生生的掰折。”

  “这么严重?”易土生沉吟道。心想,《雍正皇帝》里面闹旱灾的地方也是陕西,人家怎么就能有惊无险呢,到处是一片葱绿的,好像他们打的井比较深一点。

  易土生道:“一定是井打的太浅了,告诉你手下的人,一定要达到三丈以下,不要怕花力气,更不要怕花钱,老百姓的性命最重要了,至于银子,本官会想办法解决的,你放心好了。”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