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7章 僵持_明宦之风流无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京的大臣自然心里跟明镜似的,但是地方上的官吏和南京的官吏可就不太清楚了。另外还有天下的老百姓呢,刚刚过了几天安生日子,就听说太后出了事儿而且丢了权利,会不会又惶恐起来了,他们惶恐起来了,万一又纠结在一起*怎么办,到时候岂不是又要劳动皇父摄政王统率大军前往征讨,那不是把王爷累坏了吗?所以,微臣不同意皇父摄政王的说法,认为这是一件小事,相反,微臣觉得这是一件关系到国计民生江山社稷的祭品大事啊!”站出来说话的是大学士刘宗周,此人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不是普通的厉害,但他从来没有表示过要和易土生故意作对,所以,易土生也没有打算对付他。

  在易土生的心里,刘宗周此人酷似唐朝的李世绩(徐楙公),为人处世一心为公,但是一遇到牵扯皇家的事情就保持沉默,当年唐高宗要立武则天为王后,大臣们都反对,唯独李世绩不表态。后来武则天称帝,他不帮李家也不帮武家,武则天封他做官他也绝不推辞,总是一副顺天应人独善其身的德行,不过对老百姓挺好的。这样的人,用二十一世纪的话说就要——有心眼。

  刘宗周今天站出来说话,也似乎并不是要故意的针对易土生的,大约只是的确感觉到这样做有些不那么妥当。不过这个人在朝廷中的威望是绝对可以用变态二字来形容的,很有可能连方从哲高第这些人都没有他的威望高。所以,刘宗周这么一说话,下面乱了,顿时好多人又向着刘宗周说话。

  “太后,请太后三思,请太后临朝!”叶向高之所以反对太皇太后临朝那原因非常的简单,因为朝廷内外现在有很多人已经开始怀疑陈太后和易土生有内幕交易了,尤其是赏赐通州知府的事情闹出来以后。

  而张嫣呢,一方面所有的朝臣包括叶向高在内都知道她是个知书达理贤良淑德的女子,而且对政治不怎么热衷,让她代替小桃垂帘听政,她不会抢夺小桃的权利,更加不会跟易土生合谋出卖大明朝的利益。

  “住口,全都给哀家住口。”天生了一副好脾气的张嫣突然间瞪起了眼睛,大声的冲着朝臣们喊道:“你们这些人胆子实在是太大了,刚才还说尊重哀家就像是尊重皇上的亲生母亲一样,可是一转眼你们就阳奉阴违质疑起哀家的旨意来了,你们都听着,让陈太皇太后出来主持朝政是哀家的主意,哀家已经下了决心,你们谁反对也没有用,如果你们不让太皇天后临朝,那么朝堂上这个位置就空着好了,明天你们谁想做那么就来做一下吧。”

  “臣等惶恐。”听了张嫣这种严厉的措辞刚才还议论纷纷的大臣们顿时全都傻眼了,一起跪在地上打哆嗦,连眼皮都不敢撩起来。

  “你们也不用假惺惺的在那里惶恐,哀家知道你们瞧不起哀家,这也不怪你们,谁让皇上不是哀家的亲生儿子呢,谁让我这个正宫皇后没有给先帝生出个一男半女呢。但是哀家今天的话就放在这里,你们要是不听哀家的哀家也没有办法。”杏眼圆睁的张嫣,态度越来越强硬了。一只纤手摸了摸头上的发钗,秀丽的眉头皱紧了扫视众臣,光洁如镜的额头上此刻已经充满了煞气。

  谁也不知道张太后居然还有这么大脾气的一面,顿时全都傻眼了,都把眼睛去看叶向高和桂王朱常瑞,叶向高知道现在这种局面已经不是他可以摆平的了,必须清楚德高望重的王爷来说话了,于是冲着桂王咳嗽了一声。

  桂王正想着要当缩头乌龟呢,没想到这个时候叶向高给他发暗号了,他想躲也躲不了了,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舔着大肚子,笑着说道:“太后不要着急,众位大臣也都是为了朝廷好,太后千万不要怪罪他们。不过,这么多朝臣都想让张太后您来垂帘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张太后知书达理,书香门第,治理国家一定是一把好手。”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